重大调整!事关个人存取款

Connor 币安交易平台 2025-08-11 1 0

中国人民银行、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、中国证监会联合发布《金融机构客户尽职调查和客户身份资料及交易记录保存管理办法(征求意见稿)》(以下简称《管理办法》),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,截止日期为9月3日。

重大调整!事关个人存取款

这份新规中最引人注目的变化是:取消了2022年版监管规则中关于个人办理单笔5万元以上现金存取业务需“了解并登记资金来源或用途”的硬性要求。

此外,在为客户提供现金汇款、实物贵金属买卖等一次性交易金额业务超过5万元的,金融机构仍需开展尽职调查,并登记客户身份基本信息,留存客户有效身份证件或者其他身份证明文件的复印件或者影印件。

重大调整!事关个人存取款

这一规定在当时引发了社会广泛关注,“个人存取现金超5万元需登记资金来源或用途”迅速登上热搜。部分网友认为此举增加了业务办理的繁琐性,担忧可能侵犯个人隐私;而支持者则认为这是打击洗钱犯罪、维护金融安全的必要手段。

央行相关部门负责人当时回应称,统计数据显示超过5万元的现金存取业务仅占全部现金存取业务的2%左右,因此该规定对绝大多数客户影响有限,且不会降低业务便利性。该办法原定于2022年3月1日实施,而在当年2月21日,三部门发布公告,宣布“因技术原因”暂缓实施,相关业务按原规定办理。

未来如何在“落实反洗钱尽职调查要求”与客户体验、客户隐私之间实现平衡,成为金融机构面临的挑战。业内专家认为,银行需在“合规底线”与“体验温度”间找到动态支点——通过技术替代人工提升效率,精准分级减少无效打扰,透明沟通消除隐私焦虑,最终实现“反洗钱合规不打折,客户体验不降级,隐私保护不松懈”的三重目标。

中国银行深圳市分行大湾区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曾圣钧指出,银行平衡反洗钱尽职调查与客户体验、隐私保护可循以下路径:一是优化流程提升客户体验,落实分层管理策略。比如对低风险客户简化流程,对高风险客户强化调查,避免“一刀切”影响多数用户体验。二是更多应用数字化工具替代人工环节,如开发手机银行“信息更新”模块,支持客户在线上传证明文件并实时反馈核验结果,减少线下排队时间。三是严格保护客户隐私,遵循最小必要原则,仅收集与业务

评论